当前位置:首页 > 教程 > 正文

步超:用制度来“腐蚀”人?——“一把手”现象管窥

2018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不到五分之一,而2040年中国将创造近四分之一全球经济产出。

教育和健康关系到每个家庭、国家与民族的未来。这些年我们推动双创,形成众创局面,推动了应用创新,也给整体创新带来了更大空间。

步超:用制度来“腐蚀”人?——“一把手”现象管窥

至于刚才记者朋友提到的老年人问题,中国老龄人口已经有两亿六千万,老龄产业也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朝阳产业,它带来了多样化的需求。讲到这里,我想对青年学生们说几句话,不管你们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有什么样的志向,一定要注意加强基础知识学习,打牢基本功和培育创新能力是并行不悖的。新华社记者:您一直强调要重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发挥市场主体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请问这是不是中国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围堵下被迫采取的某种战略收缩?另外,在中国发展国内大循环、构建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的时候会带来怎样的变化?留给外资的空间未来会不会越来越小?李克强:中国提出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这既是要做大国内市场,也是要扩大开放。中美两国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有许多可以合作的领域。

西班牙埃菲社记者:美方指责中方对上月到访武汉的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缺乏透明度,专家组组长指出中方同事分享了大量工作细节,同时也表示专家组希望获得在2019年10月至12月之间与新冠肺炎疫情相似疾病病例的更多原始数据,中方是否愿提供这些数据,或者是否愿再次接待专家组访华?李克强:新冠肺炎疫情是一起突发的全球公共卫生事件,中方和各方一样都希望能够尽快查清病毒是从哪里来的,这样有利于切断传播的渠道,更好更有效地来防控疫情。去年在疫情肆虐的时候,很多街面上都见不到行人了,多数店铺都关了,当时我们最担心的就是出现大规模的失业。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将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首要位置,扩大就业容量,完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困难人员就业,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一方面,要继续降低落户门槛,实现愿落尽落,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推动稳定就业居住的农业转移人口有序落户;另一方面,推动常住人口均等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实现一视同仁、应有尽有。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关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明确了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等。把改善民生福祉放在更加突出重要位置五年规划既是国事,也是家事。

怎样确保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未来5年,你的就业、收入等将有哪些新变化?3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针对相关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全面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的管理模式,健全负面清单动态调整机制,持续破除市场准入的各种隐性壁垒。

步超:用制度来“腐蚀”人?——“一把手”现象管窥

同时,宁吉喆也指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仍面临一些风险挑战,疫情还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形势严峻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居民消费仍受制约,投资增长后劲不足,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困难较多。但应当看到,国内经济存在的问题有许多是恢复中的问题,是通过发展可以解决的问题。此外,胡祖才表示,要优化城镇化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赵辰昕说,要推动市场提质增效,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大市场。

宁吉喆说,对外部输入的各种风险,必须积极防范、妥善应对,以国内主动工作的确定性来对冲国际复杂环境的不确定性。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国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和强大国内市场的源泉,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用改革化解风险和挑战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可以确信,在宏观政策的支持下,在市场主体的努力下,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是有把握实现的。

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健全各种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努力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要素收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进入十四五时期,我们更要充分发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作用。

步超:用制度来“腐蚀”人?——“一把手”现象管窥

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十四五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这些指标覆盖了就业、收入、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各民生领域,充分体现了把改善民生福祉放在更加突出重要位置。

胡祖才说,要坚持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要用好改革政策,明确科技发展和产业政策导向,注重需求侧管理,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惠企纾困政策。要坚定不移地改革,用改革来化解风险和挑战。继续深化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数据等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改革,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赵辰昕表示,要着力深化重点行业的改革,着力促进全面绿色转型,着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将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首要位置,扩大就业容量,完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困难人员就业,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这些指标覆盖了就业、收入、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各民生领域,充分体现了把改善民生福祉放在更加突出重要位置。

比如,在就业方面,主要是推进更充分更有质量就业。胡祖才说,要坚持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

继续深化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数据等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改革,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宁吉喆说,对外部输入的各种风险,必须积极防范、妥善应对,以国内主动工作的确定性来对冲国际复杂环境的不确定性。

怎样确保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未来5年,你的就业、收入等将有哪些新变化?3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针对相关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要坚定不移地改革,用改革来化解风险和挑战。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胡祖才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20个主要指标中有7个是民生福祉类的,占比超过三分之一,是历次五年规划中最高的。全面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的管理模式,健全负面清单动态调整机制,持续破除市场准入的各种隐性壁垒。

此外,胡祖才表示,要优化城镇化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秘书长赵辰昕说,我们既要坚持底线思维,对预判的风险做好预案,又要加强及时跟踪和研判,快速准确科学应对。

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一方面,要继续降低落户门槛,实现愿落尽落,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推动稳定就业居住的农业转移人口有序落户;另一方面,推动常住人口均等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实现一视同仁、应有尽有。

用改革化解风险和挑战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关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明确了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等。

着力推动建设高标准的市场体系。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惠企纾困政策。重点推进国有经济的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国有企业进一步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和公共服务等功能;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努力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壁垒和障碍。经济运行延续稳定恢复态势2021年1至2月,我国经济运行延续了去年二季度以来稳定恢复的态势。

同时,宁吉喆也指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仍面临一些风险挑战,疫情还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形势严峻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居民消费仍受制约,投资增长后劲不足,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困难较多。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健全各种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努力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要素收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赵辰昕介绍,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国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和强大国内市场的源泉,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宁吉喆说,从生产指标看,前2个月全国统调发电量、铁路装车数同比分别增长24.2%、16.5%;从需求指标看,今年春节期间零售餐饮消费比去年春节增长28.7%,比疫情前的2019年春节增长了4.9%。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十四五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

有话要说...

最新文章